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为了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链结构,学习乡村产业振兴先进方法,助力乡村振兴,7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略阳县仙台坝新店子村菌类种植基地进行调研。
7月29日,临近中午,调研团成员顶着艳艳烈日来到汉中市略阳县新店子村,新店子村村委会副主任曹雁春主任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了调研团。新店子村村集体紧紧围绕“一立四振兴”战略目标,突出特色,创新模式,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曹主任非常自豪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仙台坝镇的图标:图标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右边部分是由一个太极和一株木耳组成,左边部分由水稻和一小颗香菇组成,远看可以看出其形成一个仙字,象征着仙台坝镇,其中香菇、水稻象征着当地的主要产业,太极标志说明着当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略阳县的菌类种植产业主要以香菇和木耳为主,香菇和木耳种植园和大棚位于半山腰,曹书记带领团队走过蜿蜒的山路,淌过湍急的小溪才到达园区。进入香菇种植大棚,调研团成员看到大棚里摆放着一排排木架子,架子上错落有致地摆着袋料香菇,袋料香菇是使用塑料薄膜将有营养土壤包裹起来,营养土中加有适合香菇生长的木削和有机物。梁玮老师向曹书记询问了香菇的种植和产收,曹书记告诉调研团成员们:这里有袋料香菇共有十万筒,预计收成十五万斤。此处种植园建成不到一年,仍在摸索中前进,已经寻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村民们也过上更好的生活。
木耳的种植相对于香菇的大棚种植又有所不同,主要种植在室外。木耳产区分为种植区和晾晒区,早期木耳的种植都采用椴木种植,而调研团来到种植区看到的是采用地摆的种植方式的木耳,木耳种植在菌袋之中,其内部包含有木耳种植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当地村干部为调研团成员讲解了木耳的种植区域的选择,种植区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靠近水源且不容易受到水灾的砂质地,有杂草,地势平坦,昼夜温差小,光照充足可以说非常的适宜木耳的种植以及生长。
生长完成的木耳是如何成为超市售卖的产品呢?调研团成员带着疑惑来到了木耳晾晒区。晾晒区采用通明大棚的晾晒方式,这种晾晒方式虽然透光率较低但是方便管理,天气对晾晒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等木耳生长完成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进行采摘送到大棚里进行晾晒,制成干木耳发往全国各地。黑木耳是家常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略阳丰富的栎、桦类树种资源,温湿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和日照,成为黑木耳生长的乐土。如今略阳黑木耳已经享誉全国。调研团还了解到:仙台镇还有自己的营养土生产地,这种营养土是将种过木耳和香菇所用剩余的菌袋加入木削、有机营养料,再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发酵做成营养土壤。该村所种植的香菇和木耳都是用的本村自己生产的营养土壤。生产出多余的营养土还可以向外出售。
曹主任告诉团队成员:“以前的仙台坝新店子村也有农户进行香菇等食用菌的种植,但是农户大多采用分散种植,产量不高,质量更无法保证,现在借助国家乡村振兴规划,在略阳县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成立合作社,规模基地化种植、科学化温控管理,香菇和木耳的产量、质量、销量都上去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翻番。
新店子村计划未来农旅结合,目前在种植园旁正在修建农家小院,还能作为研学基地。新店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三链六强”党建引领新模式,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和“三变革”及产业+农旅研学融合的运营模式。新店子村在摸索致富道路上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寻找自身长处,并通过村民们勤劳、团结、创新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新店子村的工程刚刚建成或还在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在未来必将看见一个绿水青山、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全民致富的新店子村。